当前位置: 首页 > 脱贫攻坚 > 猪圈变桑园 老房变蚕房——凌云县峰洋村第一书记杜子禄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
猪圈变桑园 老房变蚕房——凌云县峰洋村第一书记杜子禄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
党旗领航·电商扶贫 / 2017-06-05

      本网讯(通讯员 周俊婕峰洋村位于凌云县下甲镇, 既是县里的贫困村,也是"空心村".2015年10月,来自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的第一书记杜子禄带着"扶贫要先把好脉,要注重造血式扶贫"的理念来到这里,带领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产业,并让当地群众在2016年底提前实现了脱贫摘帽。

    精准施策 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产业

    “没得地啊,只有这样弄了。”凌云县峰洋村贫困户林炳溪遗憾中带着“骄傲”。他今年也加入了种桑养蚕队列。面对没有土地种桑,很多农户都像林炳溪一样,挖空了心思,门前屋后都种起了桑树。

    峰洋村大部分区域属于土山。在以前,因为土山相对较多,是凌云县有名的富裕村。但是,随着年轻人都进城务工,成了“空心村”。村里都是留守老人、儿童,大部分土地没人耕种。土地丢荒严重,再加上外出务工的大部分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,收入低,曾经的优势成了劣势,反而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“反面教材”,被列为了凌云县“十三五”贫困村。

    第一书记杜子禄认为,“扶贫,首先要把好脉,找准突破口;注重在产业上下功夫,做造血式扶贫”。经过近半年的驻村摸底调查,杜子禄敏锐地发现了峰洋村的问题所在,脱贫的突破口就在土地上,要把“劣势再转化为优势”。

    经过与村干部交流沟通,杜子禄打算带领群众发展种桑养蚕,但是很多农户都是因为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块钱蚕房费用,打了“退堂鼓”。为了解决群众产业发展最大的“拦路虎”,让荒土地再引“金凤凰”,2016年,杜子禄向他的后援单位——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争取到37.5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,用于补助农户的蚕房建设,并探索了“三个一”产业帮扶模式,即“企业捐一点、政府补一点、农户筹一点”,引导、支持农户发展种桑养蚕。

    产业富民 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

    峰洋村作为山区,土地毕竟有限,而且大部分土山原本就种有杉木、油茶等,适合种桑的土地并不多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杜子禄走村串户,与群众拉家常、出点子,最后终于想出了把荒废的猪圈、鸡棚改成桑园,在道路的边坡上种桑树等“土”办法。为了节约成本,有的农户把废弃了好多年的房子、牛棚改成了蚕房,住着的房子上再盖一层也成了蚕房,从来没人到过的山坳也搭起了蚕房……为了方便种养,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创业。“种桑养蚕其实比在广东打工还好,收入差不多,又方便照顾老人、小孩”,返乡青年代表陆定尔承包近40亩的山地,盖起了近千平方米的蚕房,准备大干一场。

    据统计,峰洋村2016年种桑养蚕规模大幅提升。桑林面积由40亩迅速扩张为1000亩,蚕房面积由400平方米增加到7000平方米。种养农户由原来的2户发展为60余户。新种桑树1月份种,7月份才有充足的桑叶喂蚕。在2016年最后两个养蚕周期中,新蚕农收益就达50余万元。

    丢荒的土地又成了“金土地”,桑蚕产业成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。群众口袋涨起来了。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,村里的道路也提档升级,路网、水利系统得到了完善。2016年底,峰洋村顺利通过了贫困村脱贫验收,提前实现了脱贫摘帽。2017年,杜子禄继续推进产业优化计划,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桑蚕产业发展中。据统计,今年新增桑林面积达近500亩。截至目前,全村种桑养蚕带动农户70余户。根据去年蚕农收益预测,今年实现全周期养蚕后,加上今年新增部分,预计全村桑蚕产业经济效益高达300多万元。

    峰洋村虽然脱贫了,但为了巩固群众收入,杜子禄新一年的扶贫征程还在继续。目前,峰洋村的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了,杜子禄又干起了“山村支教教师”“群众心理咨询师”等工作,从村里的软文化入手,切实带领峰洋村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