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扶贫资讯 > 武宣县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脱贫攻坚“生力军”
武宣县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脱贫攻坚“生力军”
党旗领航·电商扶贫 / 2017-06-19

          本网武宣讯  武宣县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子,把培育和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帮扶作为重要的帮扶措施之一。该县注重培育脱贫“头雁”,不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,推广使用科技服务“宝典”,积极树立新型职业农民典范,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脱贫攻坚“生力军”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
找准对象培育脱贫“头雁”。武宣县把全县农村党员分类为创业类、管理类、老弱类和外出类等,精准选取创业类和外出类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对象。依托农村党员大培训的平台,构建“党员+培训+创业+带富”的示范工程,重点将创业型的党员发展成为脱贫产业的“头雁”,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“苗子”,进一步引导产业发展,打造头雁工程。目前,全县建立了红心柚、哈密瓜、圣女果、百香果、花卉苗木等28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,开展技能培训5233人次,共精准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320人,共培育出的生产经营型、专业技能型、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320人,已成为全县贫困村脱贫攻坚的“主攻手”。

整合力量打造培训“旗舰”。武宣县认真整合培训力量,量身订做适合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“菜单式”培训“旗舰项目”,构建形成以县人社部门统筹协调,扶贫、农林、畜牧等专业部门参与,县职教中心承接的一主多元的教育培训体系,并依托这一培训体系创建了“学历+技能+创业”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,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培训意愿,并在脱贫攻坚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。2016年共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10期160人,举办就业技能、创业培训班共22期共793人,其中创业培训(SYB)11班次共288多人。

推广使用科技服务“宝典”。武宣县创新科技支农、科技推广的机制,一系列的全新的培训理念和推广方式,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得到全方位、全天候的服务。在科技推广体制方面不断创新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,选派28名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,为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提供科技支撑;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以及农业科技园和种养小区等载体,有效孵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;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开发“农技宝”应用软件,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和脱贫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“翅膀”。2016年,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共为全县200家农业合作社、70家家庭农场、7家种养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培训服务;共带动9000户贫困户掌握农技知识、增强农技本领。

树立新型职业农民“典范”。武宣县依托扶贫小额信贷金融支持脱贫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,动员贫困户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组织,采取贫困户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合作,带资入股、流转土地入股、优先安排务工、免费培训技术等多种方式,把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典型示范。目前,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13家,带动15000多户农户发展;家庭农场87家,流转4450多亩土地发展产业,带动1000多人就业;合作社407家,社员1762个,带动周边15000多户农户发展;45个贫困村当中已有42个贫困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在扶贫攻坚中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。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