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在江南区江西、苏圩、延安等镇,各村村干部正带领农民抢抓季节时令,动员更多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、协议用工、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产业建设,确保村村有产业、户户有主业、增收有支柱,实现稳定脱贫目标。据统计,3个镇近年来先后动员1150多个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开发与建设,流转土地8000多亩用于发展扶贫产业,扶贫产业带动脱贫攻坚取得了大突破。
扶贫产业规模小、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、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江南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三大难题。为破解瓶颈,江南区严格按照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“核心是精准、关键在落实、确保可持续”的标准要求,综合施策,精准发力,重点突破,形成城区、乡镇、村屯三级党员干部共同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的生动局面。
为攻克产业规模小难题,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,江南区采取深入实施产业奖补、建设扶贫产业园等举措,发展村级集体经济。
针对农村党组织建设薄弱,村“两委”抓集体经济思路不宽、办法不多、措施不实等问题,江南区由城区党委组织部牵头,机关干部、第一书记、包村领导共同对村党支部进行“传帮带”,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,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。苏圩镇新德村党支部以“党建+”引领脱贫攻坚,由村委干部和先进党员示范带头,整合5000多亩土地,建设糖料蔗“双高”生产基地项目,成功带动1000多人就业。该村还对村集体水库进行综合开发利用,通过发展水库种植、水域养殖以及提供灌溉服务等方式,综合效益由原来每年的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3万多元;利用10万元扶贫资金,开发日照资源,建设村级光伏发电站,发电并网后每年给村集体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。
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,江南区坚持以“扶贫+扶志+扶智”为抓手,通过感恩教育、技能培训、产业覆盖、建立脱贫机制以及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举措,转变贫困户“等靠要”思想观念,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。该城区还对建档立卡学生精准实施助学政策,2018年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636人次,共发放了105.443万元资助款,为406名符合“雨露计划”学历教育补助条件学生发放补助68.25万元,实现应补尽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