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。近年来,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紧扣脱贫抓产业的发展思路,采取种桑养蚕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扶贫车间+农户”模式,大力发展桑蚕产业,不断夯实产业基础,铺就农民致富路。如今,三江村曾经的15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,村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桑蚕产业持续发力,群众奔向致富的快车道。
图片 三江村现代生态桑蚕产业示范园内整齐的桑田和规范的蚕房。 本报记者郭少东 摄
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细算账凝聚人心
过去,三江村的产业以传统农作物为主,产值低且劳动强度大,年轻人外出务工,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、妇女、孩子,劳动力不足导致许多土地丢荒。
困难摆在村“两委”干部面前:什么产业能让村里焕发活力?
三江村种桑养蚕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,村里决定,将种桑养蚕作为三江村的支柱产业。“当时,许多村民觉得村里种桑养蚕都几十年了,没见过一个发财的。”村支书李文倾说,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,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,三江村成立了祥联专业种养合作社,动员村民流转土地,规模化进行种桑养蚕。
“家里有15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桑叶,每亩每年有500元收入,一共是7500元。还可以到桑园务工摘桑叶,每公斤0.8元,或到合作社务工参与养蚕管理,每个月工资2500—3000元。”村干部们每晚走访农户,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说辞,仔细给村民算经济账。许多村民茅塞顿开,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,三江村建起了25栋标准化蚕房。
2016年5月,三江村引进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共流转2100亩土地建设桑蚕示范基地,创新实行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扶贫车间+农户”的“动车模式”,由公司发挥“火车头”作用,引领带动群众转变传统观念,建设标准化桑园和蚕房,实施种养分离,改变以往的人蚕混居、效率不高、劳动量大的情况。
“公司负责统一提供质量保证的蚕种和桑苗,从小蚕、中蚕到大蚕全程技术跟踪指导,并保底收购。农户在技术、质量、销售等方面均有保障。”李文倾告诉记者,合作社负责养蚕、管理桑园,组织、统筹农户参与发展桑蚕产业,三江村的“桑蚕快车”正式启动。
群众富才是真的富 好示范引来齐参与
“现在只要踏实肯干,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。”言语中,脱贫户李增爱夫妇的高兴劲怎么也藏不住。
桑蚕产业让三江村村民一个个鼓起了腰包。李增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,他将家里的18亩山地流转给了合作社,每年有9000元土地租金收入,与此同时,他们还去基地务工增加收入。
“忙时,我们夫妇俩到合作社桑园采摘桑叶,每天仅工作一个上午,10天的时间就能采摘3000多公斤的桑叶,可以获得收入2500多元。”李增爱说,每年到桑园务工的时间加起来不到2个月,但采摘桑叶的收入可达到20000多元,其他时间忙自家的农活或出去打工。基地的带动不仅让他们一家脱了贫,还过上了小康生活。
2019年,合作社种桑养蚕年产值达到320多万元,利润超过40万元。2020年初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蚕茧的价格一路走低,合作社没有任何利润,李文倾说:“合作社赚不赚钱不要紧,群众赚到钱了才是最重要的。”2020年下半年,蚕茧的价格开始回升,截至2020年11月,合作社的产值达到250多万元。
近年来,三江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、基地务工等方式,平均每户每年增加收入超过1.2万元,自种自养桑园面积达1500多亩,桑蚕产业覆盖本村农户560户2250人,影响带动周边2个村,近千户群众依靠种桑养蚕增加收入。
空壳村有了厚家底 产业兴带来环境美
2016年以前,三江村是一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。
如何扭转村集体一无所有的尴尬境地,实现长期稳定的收入,并带动农户增收呢?三江村村委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建起了蚕房,将蚕房出租给合作社和公司,以收取租金的方式来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“2019年,三江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。至2020年11月,三江村当年获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6.2万元,其中,蚕房租金50万元,入股企业分红1.2万元,入股其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收入4万元。”望着一间间蚕房,李文倾无比欣慰,短短的几年时间,空壳村有了厚家底,更是邕宁区为数不多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的自然村之一。
产业兴旺惠及民生。曾经没有一盏路灯的三江村,如今主干道和每个自然坡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,村民夜晚出行更加便利安全。现在,村里的每一片桑园都有水泥硬化路通达,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小车都能直接开到。不仅如此,有了厚家底的村委也利用一部分资金,添置了供村民锻炼的健身器材,搞起了环境整治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如今,三江村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。李文倾骄傲地说:“通过发展桑蚕产业,村民的生活富裕了,文化素质文明水平也提高了。”